三湘都市報12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彭璐 卿麗敏) 32歲的廣西小伙小張舌癌轉移,當?shù)蒯t(yī)院窮盡治療方法均無效果。接到求助信息后,湖南省腫瘤醫(yī)院頭頸外二科主任醫(yī)師田皞近日跨省趕赴當?shù)蒯t(yī)院,為小張成功做了腫瘤切除手術。記者今天從該醫(yī)院了解到,患者恢復情況良好,正在接受進一步治療。
廣西小伙舌癌轉移,湖南醫(yī)生跨省救治
半年前,小張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舌頭和左側頸部上各長了一個小疙瘩,一開始他沒太注意。沒想到短短幾個月,頸部的小腫塊瘋狂生長,到10月份,頸部腫塊已經長成柚子大小。小張在當?shù)蒯t(yī)院被確診為分化程度差的舌癌并頸部淋巴結轉移。
當?shù)蒯t(yī)院對小張進行了化療、免疫、靶向藥物、抗感染等所有多種治療方法均告無效,病變仍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當?shù)蒯t(yī)院反復會診討論,除了手術別無他法。
面對病魔的侵襲,小張和家人焦急又無助,他們強烈要求手術希望能挽救這條年輕的生命,但是病情來得急又發(fā)展快,且手術難度極大,當?shù)囟嗉掖笮歪t(yī)院都不敢為患者做手術。這時,當?shù)蒯t(yī)生向湖南省腫瘤醫(yī)院頭頸外二科主任醫(yī)師田皞求助。
時值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跨省存在風險,小張的身體也無法支撐他來湖南治療。于是,當?shù)蒯t(yī)院向湖南省腫瘤醫(yī)院發(fā)來會診申請。該院頭頸腫瘤多學科診療策略多學科團隊第一時間進行遠程會診討論得出結論:小張除了手術盡可能解除瘤體負荷,后再爭取綜合治療的機會,的確別無他法,但手術風險高,難度極大。
田皞很糾結,這么年輕的生命,放棄手術就等于“宣判其死刑”,作為醫(yī)生實在于心不忍。田皞向醫(yī)院領導匯報并很快獲得批準,支持其在嚴格按疫情防控要求的情況下跨省為這位年輕人搏一搏。
(田皞醫(yī)生正在為小張進行手術。通訊員供圖)
爭分奪秒挽救生命 患恢復情況良好者
日前,田皞趕到小張所在的廣西已經是傍晚,他發(fā)現(xiàn)小張的腫瘤情況比之前傳過來的影像資料明顯加重,考驗再度加大,當天夜里就在房間不斷思考最佳的手術方案。次日,經過近7小時的奮戰(zhàn),田皞與當?shù)蒯t(yī)生聯(lián)合為小張順利實施了頸部巨大轉移瘤擴大切除+改良胸大肌皮瓣修復術。術后,小張的相關指標很快恢復正常。
記者今天從湖南省腫瘤醫(yī)院了解到,目前小張正在多學科專家團隊建議的指導方案下進行后續(xù)治療?;U為夷后,小張及其家屬感激萬分且倍感幸運,這場困難重重的跨省救治終于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提醒
遠離煙酒檳榔,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舌癌是發(fā)生在舌部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口腔惡性腫瘤之一,約占所有口腔惡性腫瘤的20%~50%。近年來舌癌的發(fā)病率持續(xù)攀升,尤其在年齡40歲以下的群體中,舌癌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
田皞提醒,吸煙、飲酒會使口腔癌的危險度加倍,同時持續(xù)飲酒可使口腔癌癥發(fā)生風險增加10~15倍。此外,長期嚼檳榔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性變和口腔黏膜白斑等癌前病變,該人群罹患口腔癌的幾率是一般人群的20倍。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遠離疾病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