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王翊瑋 視頻 實習生 朱帥銘 通訊員 翟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打開水龍頭就能接到干凈的自來水時,有沒有想過它們是從哪里來的呢?正值中國水周期間,記者來到長沙供水有限公司南湖水廠(以下稱:南湖水廠),探尋湘江水變成自來水的過程。
(南湖水廠取水泵,取的是湘江中層的水。王翊瑋攝)
湘江水經(jīng)過12道工序后變自來水
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南湖水廠正建在湘江之畔,與橘子洲隔江相望。
3月28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跟隨長沙供水有限公司南湖水廠運營中心主任熊琦來到水廠的取水泵房。
“長沙的自來水水源主要來自湘江,取的是湘江中層的水,水質(zhì)相對來說較為清澈,雜質(zhì)也會少一些?!毙茜榻B,“水廠采用的是虹吸自流的方式,將湘江水帶到吸水井,再通過水泵輸送到格柵,從而開始制水工藝。”
記者了解到,在常規(guī)的混合—絮凝—沉淀—過濾—消毒工藝基礎(chǔ)上,長沙水業(yè)集團各水廠還通過增加臭氧和活性炭深度工藝,進一步氧化吸附和生物降解有機物,確保出廠水質(zhì)全面優(yōu)于國家標準。
“來自湘江的原水要經(jīng)過12道關(guān)卡,才能‘變身’清潔的自來水,輸送到千家萬戶。”熊琦說。
(格柵除污機。)
格柵除污、臭氧滅菌、迂回沉淀
在格柵除污機處,三湘都市報記者看到,由取水泵帶來的湘江水在下方奔涌,垃圾被格柵“篩選”了下來?!案駯胖饕侨コ械妮^大的肉眼可見物,如塑料袋、水草、石子、小魚等。”熊琦說,“在這一步我們還會啟動預(yù)臭氧,以氧化分解大分子有機物、氧化鐵、錳等金屬,以及殺滅藻類、細菌?!?/p>
經(jīng)過格柵除污后,水流就來到絮凝反應(yīng)池。熊琦介紹,原水進入絮凝反應(yīng)池后,便會加入凈水藥劑,也就是聚合氯化鋁,俗稱礬?!巴ㄟ^在反應(yīng)池的迂回流動,水中細小的膠體雜質(zhì)不斷凝結(jié)、相互粘連,變成絮凝體沉淀。這個過程在制水過程中稱為礬花團。在此過程中,我們通過觀察礬花的大小來判斷原水處理的情況?!?/p>
“原水在從反應(yīng)池到沉淀池的路上,還會經(jīng)過平衡渠?!毙茜硎荆谶@里,雜物、積泥和較大的絮凝體將通過排泥機和放空排泥閥進行清理,之后干凈的水通過穿孔墻來到第三個工藝段,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朱帥銘攝)
“斜管沉淀池深四米,底部有許多密密麻麻的小洞。斜管長一米,傾斜60度鋪設(shè)兩層。”熊琦介紹,體積較小的絮凝體在這里會依據(jù)自身重力從水中分離出來,進入斜管沉入池底,而上層較清的水則拿到“通行證”,從出水口匯集進入中間的集水槽,進入下一道工序。
(V型砂濾池。朱帥銘攝)
大部分被“淘汰”的原水將“從頭開始”
在V型砂濾池,三湘都市報記者看到池里的水比上一道工序的水,肉眼可見的渾濁了一些。
對此,熊琦解釋道,“在池子的底部,有一層1.3米的砂濾層,采用天然石英砂作為濾料,從而去除沉淀過程未被去除的細小懸浮顆粒和某些溶解物質(zhì)及細菌。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濁度,而且水中部分有機物質(zhì)、細菌乃至病菌等都隨濁度的降低而被去除?!?/p>
“砂濾池每24小時內(nèi)會進行反沖洗,通過氣沖、氣水沖、水沖三個階段,將砂層截留的雜質(zhì),排出池外,通過砂濾后的干凈水則進入到后面的工藝。我們看到的這個渾濁的水是上層的‘淘汰水’。”熊琦說。
三湘都市報記者了解到,通過反沖洗排出的“淘汰水”,將“從頭開始”進入格柵工藝,循環(huán)利用。熊琦介紹,目前,南湖水廠的制水工藝已達到零排放。
(3月28日,長沙供水有限公司南湖水廠航拍俯瞰圖 朱帥銘攝)
“闖關(guān)”成功后進入密封清水池加壓輸送
“最后一道工序是炭濾池?!毙茜榻B,“過五關(guān)斬六將”來到這里的水已經(jīng)清澈見底,“這里底部還有一個1.5米高的活性炭層和0.3米高的砂濾層,可以進一步去除水體的有機物和重金屬,以確保出廠水質(zhì)全面優(yōu)于國家標準?!?/p>
炭濾池之后,水將進入完全密封的清水池再通過送水泵,輸送至城市輸配水管網(wǎng),最后送到城市里的千家萬戶。
但輸送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低層居民的用水由管網(wǎng)直接輸送,但因為市政水壓有限,無法直接供到高層建筑,所以高層建筑就必須設(shè)有二次供水泵房,以達到高層加壓,解決高層送水的問題。
【延伸】
長沙首座單體水廠始建于1951年
“南湖水廠建于1951年,是長沙水業(yè)集團前身長沙自來水公司在這里興建了第一座單體水廠。長沙也從此告別了肩挑手扛的賣水時代?!遍L沙供水有限公司南湖水廠廠長張浩向記者說道。
“1951年,那時候是一百多個人上班,工藝老,所有的工藝都是人力操作,必須守著?!毙茜嬖V三湘都市報記者,“原來的投加的藥劑都是通過計算,人工操作進行的,如果遇到突發(fā)情況,還需要人工把藥劑提進配置桶后進行投加?,F(xiàn)在精簡到38人來維系一個廠的生產(chǎn),通過中控室,達到人員、設(shè)備、現(xiàn)場全方位的監(jiān)測。”
據(jù)悉,當時南湖水廠叫長沙一水廠,日供水能力為1.5萬噸。1952年全年的售水量僅為38.7萬噸。但是從1953年開始,自來水需求量不斷增長,對一水廠進行第一次擴建。1954年1月,擴建后的一水廠投產(chǎn),日供水能力達到3.5萬噸,后經(jīng)1955年技術(shù)改造,再次增加到每天5萬噸。
“70余載過去,南湖水廠如今已成為日供水規(guī)模20萬噸的現(xiàn)代化水廠?!睆埡聘嬖V記者,“南湖水廠主要承擔著五一大道以南,芙蓉路以西,南湖路以北區(qū)域的供水服務(wù)?!?/p>
如今,長沙從當時的1座制水廠,到現(xiàn)在9座制水廠;從當時日供水設(shè)計能力10萬噸/日到現(xiàn)在日供水設(shè)計能力290萬噸/日,服務(wù)區(qū)域達856平方公里,服務(wù)人口600余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