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夜夜爽一区二区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无人区高潮_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女妇系列_精品无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打響芯片反制第一槍!中國宣布對“半導體工業(yè)新糧食”實行出口管制_環(huán)球報資訊

來源:華夏時報2023-07-05 07:42:56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3日晚間,商務部、海關總署發(fā)布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受此影響,中概股集體狂飆;7月4日A股開盤后,鍺、鎵資源概念股也集體高開,其中,云南鍺業(yè)(002428.SZ)漲停、馳宏鋅鍺(600497.SH)、羅平鋅電(002114.SZ)也一度漲停,中國鋁業(yè)(601600.SH)、新湖中寶(600208.SH)等高開。

“管制鎵、鍺出口,主要涉及國家貿易安全問題。許多國家都出臺過出口管制的相關條令,中國的出口管制不足為奇。”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此次出口管制的鎵、鍺都是重要的稀有金屬,其中,鍺被稱為“半導體工業(yè)新糧食”,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在半導體、航空航天測控、核物理探測、光纖通訊、紅外光學、太陽能電池、化學催化劑、生物醫(yī)學等領域都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

而半導體領域,恰恰是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的重點打壓項目。5月底,日本宣布對23種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進行出口限制,于7月23日起正式實行;荷蘭政府宣布了限制某些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的新規(guī)定,將于9月1日生效;另外,據美媒報道,美方計劃出臺新的限制政策,計劃禁止英偉達等芯片制造商對華出口芯片,這將導致中方無法從外部購買芯片。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也認為,國際上很多稀有的關鍵金屬都是由中國向外供應的,但中國供應原材料給一些西方國家,其制成芯片卻反過來卡中國的脖子。此次兩部門公告對兩種金屬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或是一種對等反制,也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一種做法。

按照預測,未來全球鎵、鍺市場貿易結構可能出現重大變化,中國鎵、鍺的出口配額或將降低,不排除相關產品價格上行的可能。

維護戰(zhàn)略性礦產資源

近年來,歐美日等西方發(fā)達國家近年來紛紛制定戰(zhàn)略,不斷發(fā)布并完善戰(zhàn)略性礦產資源目錄,以維護本國在尖端高科技領域的戰(zhàn)略安全。

從此次出口管制的兩種金屬來說,正是國際上資源稀缺的重要原材料。

從全球范圍來看,鍺的資源比較貧乏,全球已探明的鍺保有儲量僅為8600金屬噸,按照目前200噸/年的速度開采,則43年后全球存量鍺就會耗盡。在全球分布中,非常集中,鍺資源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其中鍺資源分布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占全球含量的45%,其次是中國,占全球41%。

從進出口貿易來看,中國是全球鍺的氧化物及二氧化鍺重要的出口國之一,出口數量遠高于進口。我國鍺的氧化物及二氧化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有日本、法國、西班牙、德國、韓國、意大利、美國等地,均是歐美發(fā)達國家。

另一種金屬鎵的一系列化合物則被廣泛應用于無線通信、化學工業(yè)、醫(yī)療設備、太陽能電池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被稱為“半導體工業(yè)的新糧食”“電子工業(yè)的脊梁”。我國的鎵金屬儲量居世界首位,占全球68%左右。

隨著電子信息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及其戰(zhàn)略地位進一步凸顯,鎵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戰(zhàn)略性礦產資源,先后被歐盟、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地區(qū)列入戰(zhàn)略性或關鍵礦產目錄。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德國、烏克蘭分別于2013年、2015年、2016年、2019年停止了鎵生產,與此同時,中國鎵占比全球鎵產量持續(xù)提升。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我國累計出口鎵產品89.35噸,比2021年同期增加44.1%。

分析師表示,中國的舉措或導致這兩種金屬價格飆升,對下游半導體產業(yè)產生沖擊。

反制對我國芯片的打壓

事實上,在關鍵金屬下游的半導體產業(yè)上,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正不斷加碼。

目前我國芯片國產率只有22%左右,而美方計劃出臺新的限制政策,計劃禁止英偉達等芯片制造商對華出口芯片,并且日韓等都有可能會加入制裁行列。

不僅如此,6月30日,荷蘭政府正式出臺了半導體設備出口管控措施,阿斯麥公司表示,將遵循荷蘭政府的決定,根據相關措施,從9月1日開始,阿斯麥最先進的浸潤式DUV光刻系統必須先拿到本國政府的許可證才可以出口。根據阿斯麥2022年財報,該公司去年共出貨345臺光刻機,其中42%銷往中國臺灣,29%銷往韓國,14%銷往中國大陸,7%銷往美國,上述國家與地區(qū)均為全球主要芯片供應商所在地。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7月1日回應稱,近幾個月以來,中荷雙方就半導體出口管制問題開展了多層級、多頻次的溝通磋商,但荷方最終仍將相關半導體設備列管,中方對此表示不滿。

“近年來,美國為維護自身全球霸權,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甚至不惜犧牲盟友利益,脅迫拉攏其他國家對中國實施半導體打壓圍堵,人為推動產業(yè)脫鉤斷鏈,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yè)發(fā)展。 荷蘭應從維護國際經貿規(guī)則及中荷經貿合作大局出發(fā),尊重市場原則和契約精神,避免有關措施阻礙兩國半導體行業(yè)正常合作和發(fā)展。”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說,全球半導體產業(yè)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yè)格局,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也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美國為代表的多國集團在科技領域人為制造壁壘,不僅損害中國企業(yè)的正當合法權益,也會讓本國企業(yè)蒙受損失,損害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的穩(wěn)定。

此次,中方已經打響了反制的第一槍,不僅是保護國家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同時也是對美西方國家進行高科技封鎖的有效回擊。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關鍵詞:

最近更新